Quantcast
Channel: 小约翰在这儿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0

[转载]读书有感:“我们的神学”&“复制的神学”

$
0
0

读书有感:“我们的神学”&“复制的神学”

摘自迈克·何顿/Michael Horton《天路客的神学》

 

“过去的改革宗神学家曾把他们的信仰总括为‘我们的神学’。他们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这表示他们的领悟与神对自己的认识是有差距的。有时他们会用‘复制的’(ectypal)来谈论自己的神学。虽然,‘副本’一词听起来有点专业,它却只是一个副本,原型(archetype)才是原始文件。称神学为复制的,就是谦卑地承认只有神本身的自我认识才是原始的(原型)。我们对神所有的知识只是一个可能出错的副本。我们永远不会如神一样了解事物。正相反,只有神向我们启示自己,以祂的知识俯就我们有限的理解力,我们才能认识事物。“

 

”其次,过去的神学家称他们的信仰总纲是‘我们的神学’,以此表示它不仅是‘我的神学’——不只是他们个人对神的理解。研究神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进展着的对话,这对话不是由我们开始的。在你我之前就有人已经开始探讨神了。我们不是自己缩在一个小角落里读圣经,而是作为一个信仰的群体,与各时各地的整个教会一起领受神的话语。“

 

”我们对神学的领悟一定是狭隘有限的,常常出现过失偏见……那些走在天路上的人——就是基督徒,他们谦卑地寻求认识神,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罪性会曲解神的真理。以前的神学家也许用过这个措词,来区分我们的神学知识(天路客的神学、朝圣者的神学)与那些已得着荣耀之圣徒的神学。而有一天当我们得着了荣耀,战胜了罪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对神的认识也将更完全、更丰富。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是有限的,是从被造物的角度出发的。只是,它不再是朝圣者的神学,因为不会再有罪恶过犯。那时,我们将会认识神,就像神完全认识我们一样。“

 

读后感:

 

1,任何一个人在思考神学问题时,都应发自内心地保持谦卑的心态。谦卑,反映出神人关系的属灵真相,神在天上,人在地上,神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2,无论多伟大的神学思想,都只是神的自我认识的”副本“。教会的全部神学思想都不能等同于神的自我认识。神学家会犯错,教会也会犯错;神学家不仅要谦卑,而且要不断地悔改、回转,向圣经真理归正,教会也是一样,持续不断地走在一条会犯错因而需要不断悔改、归回神的启示的道路上。

 

3,我们对神、对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在终极意义上都源自神的启示,无论是特殊启示,还是普遍启示——启示乃是一切真知识的源头。如果我们追求对事物的真确的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到启示的本源。 

 

4,神学是群体性的,或者说是教会性的,真正的神学是教会意义上的神学。当我们从事神学思考时,我们不能独断地高举一己的认识,而要在神学源远流长的穿越时空的传统演进中,不断地聆听和对话,和古往今来的众圣徒一道学习神的话语,一同思想神。神学家当然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而说话,神学的影响力绝不限于教会……但是,在建基于神的启示的终极意义上,我们可以宣称:教会以外无神学。

 

5,个体的神学思考是重要的,却不能脱离教会的传统语境和群体语境,否则会堕入旁门左道、异端邪说。普世教会的神人相通、圣徒相通是终极意义上的真正神学之可能的前提和保证。

 

6,我们对神的认识之所以会出错,是因为:我们是有限的受造物;地上的教会仍在行走天路的进程中;我们作为蒙恩的罪人仍可能受到罪的影响;我们会有偏见,个体有个体的偏见,群体有群体的偏见。

 

教会一切的神学思考都处于末世性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已经在基督里领受了神完全的启示,然而我们对这丰富、博大、荣耀之启示的理解,尚未完全。当基督再来,我们与神面对面时,我们就不再对着镜子观看,我们将走出神学的”朝圣“阶段,在得胜的荣耀中走进神学的”完全“阶段——我更相信,在这”完全“的阶段中,我们对神的认识也不是静止凝滞的,而是在三一真神直接的启示光照下,新而又新地认识和经历神的无上荣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0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