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小约翰在这儿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0

《诗篇概论与默想》第一讲

$
0
0

《诗篇概论与默想》第一讲

主讲人:齐宏伟

录音整理:恩雅

时间:20161018

    各位朋友,各位弟兄姊妹,这是多么兴奋的事,我们来学习《诗篇》。我们先一起来祷告:

 

    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你是圣洁公义的主宰。哪怕世人不认识你,你仍然掌管着全宇宙、全世界。你掌管人的心思意念,你也引领着你自己的百姓走在合你心意的路上。哪怕一个人悖逆、顽梗,你仍然掌管他们的脚踪。因为不管是义人,还是恶人,都为你所监察,你也提醒我们悖逆的人不可自高。谢谢你特别恩待你自己的百姓,让你的百姓能够有《诗篇》、有你自己的话可以诵读。也谢谢你藉着圣灵来解开你的话,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也求你来恩待这三天的时间,能够在永恒中被你记念。也求你使用你软弱的仆人,让他口出恩言来喂养你自己的百姓。请让人知道不是人在说话,乃是神你自己藉着你的器皿在对我们讲话。也让我们真知道你《诗篇》的味道,也真能够藉着《诗篇》与你面对面,愿耶和华你用脸光照,也求你向你百姓仰脸,也求你引导、赐福和保守。我们把这三天都交给你,愿你使出入的都蒙恩。也恩待所有来这里的肢体,恩待老人、孩子,恩待每一位。不管讲的听到都有谦卑受教的耳,也有谦卑受教的心,愿你来赐福保守,以上诚恳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感谢神我们能够一起来学习《诗篇》,这次学习是其概论与默想。在学之前大家先记一句话是马丁·路德讲的,马丁·路德说:“《诗篇》就是‘小圣经’,是旧约神学的总结与呈现。”马丁·路德这句话被称为是对《诗篇》的一个最好总结。他说《诗篇》就是“小圣经”,是旧约神学的总结与呈现,是旧约神学的总结和呈现。就是说你在《诗篇》中能够看到全部的旧约神学,它也是整个旧约启示的顶峰。因为它把主耶稣的受苦、祂的工作的性质,甚至三位一体的奥秘在诗篇里边都有解释,仿佛所有湍急的急流到了《诗篇》都汇聚成了一条非常深的大的江河。然后有一个总结,同时又有美丽的浪花、美丽的瀑布,又呈现出别的书卷所没有的特点。所以当我们来读《诗篇》的时候,我们就特别能体会到里面既有神学又有充沛的情感。所以路德说旧约里边的总结和呈现其代表就是《诗篇》。《诗篇》又被称为“小圣经”,这是路德讲的。

因此呢,有一个世界圣经翻译协会,他们在非洲来发行新约圣经。发行新约圣经,当时发行量不怎么大。但是后来当他们把《诗篇》附在新约圣经的后面,结果发行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可见大家非常热爱诗篇。以至于到了今天,你即使单独发行新约的时候还是要把《诗篇》附上。这样就会有很多人来这个因为《诗篇》也特别地愿意来买这个“诗篇+新约”的版本,这也称为一个经典组合。当我们读新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断地可以看到《诗篇》,那么不断地在读和唱《诗篇》的时候,也能够看到它如何展现了旧约的神学又展现了新约的神学,也让我们能够在里面既受到神学的熏陶,又能够有感情的圣化。

  

    一,我讲一下这次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当我们讲“诗篇概论和默想”的时候,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主要的教材,我用的教材。我们在海外读神学期间用的教材就是《阐释诗篇》。我们今天没有翻译成中文,它很简洁就叫interpreting psalms,就是《解释诗篇》或者《诠释诗篇》,这一本我们用它来做教材。这一本的特点就是非常的简洁清楚,然后对整个诗篇又非常透彻的介绍,它用的词也非常简单。

另外我们国内翻译一本,这本你也可以买到,叫《诗篇概论》,是由美国的一位圣经注释专家叫布洛克的,这个你可以在网上买到。它对《诗篇》有个总体的介绍,也介绍了很多解读《诗篇》的思路和方法,这一本在手我们可以对《诗篇》有一个全貌的理解。

另外我们有一些参考书,大家平时有机会的话能够看一看、翻一翻,有助于理解诗篇。一个是《耶稣的祈祷书》,是潘霍华写的,是很薄的一本书。潘霍华呢大陆我们翻成朋霍费尔,就是那个写《作门徒的代价》的作者。最近在出他的两本传记,一个比较厚的,一个是稍微薄一点的,都是朋霍费尔。他的这本《耶稣的祈祷书》广泛地被人引用,他在里边就特别地提到了主祷文与《诗篇》的关系,提到了为什么《诗篇》是耶稣的祈祷书。我们为什么必须透过《诗篇》才会学会祈祷,他就在里面就讲到这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诗篇》不只是耶稣的颂赞书,也是耶稣的祈祷书。

然后另外一本是文学家、评论家和思想家C.S.路易斯的《诗篇撷英》或者叫《诗篇撷思》。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写了《纳尼亚传奇》,也写了《返璞归真》,所以他来解读《诗篇》就比较注重从文学家的思路来解释,所以他有很多创见,也是很多人常常来参考和引用的。

另外一本就是公认的圣经文学研究方面的西方最著名的学者,叫莱肯,他的《圣经文学导论》,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里边他就分析了很多首《诗篇》,特别提醒《诗篇》跟其他卷有很不一样的地方,《诗篇》透过文学的意象对我们讲话,所以后面我们也会有一些分析。

另外是《敬拜神学入门》,里面讲到为什么要唱《诗篇》以及《诗篇》的特质。这是我过去读书的北美改革宗长老会神学院的敬拜神学老师普鲁托写的,普鲁托教授,他原来是美国正统长老会的,我们叫OPC的牧师,也是那边很出名的教授。但是纯粹因为追求真理,然后研究为什么要唱《诗篇》,为什么主日敬拜不可以用乐器,后来就从美国的正统长老会转到了改革宗长老会。他转到美国的改革宗长老会,就好好做研究,然后就特别专门就敬拜有很深入的了解和探讨。这本书的翻译是参考了我上他的课的时候用的材料,然后因为他的原书很厚有很多学术探讨,经过经过他的同意就做了很多的删减。同时又参考那个上课笔记,也有一些精炼的概要。我跟我夫人在翻译校对的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也随时来请教他,他也给了很耐心的解答,所以这一本书讲敬拜讲诗篇讲得也很精彩。

还有一本叫《21世纪旧约导论》,这也是在美国很出名的一本书,狄拉德和朗文合著,里边把《诗篇》放在整个旧约体系中来看。

还有是叫《回应上帝——用诗篇祷告》,是毕德生写的,怎样用诗篇祷告,回应上帝。他是翻译了圣经成为当代的英语口语,所以他翻译的圣经也很畅销。

另外一本是讲怎么解读《诗篇》,怎么样与新约作者同读旧约,《与新约作者同读旧约》。这就是讲为什么新约这么引用旧约,新约引用旧约的时候它的释经原则是什么,我们怎样来看到新约引用旧约引用《诗篇》的时候给我们什么样的基本解释原则。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路,让我们来看我们怎么样跟着新约来读诗篇,在里面你也会看到很精彩的解读。

另外还有一本对圣经的注释书,就是那个我们常用的范甘麦伦《诗篇》注释上下两大本。他的诗篇注释比较注重希伯来文的研究,他也是在希伯来方面非常出色的一位专家,所以他的注释比较靠近原文来进行注释的。所以你如果对原文不太了解的话,你可以去看《诗篇》注释翻译成中文的上下两大本,是由美国的麦种出的,这个是《诗篇》注释方面比较公认的权威。

最后,你可以参考司布真的《诗篇宝库》和桑安柱的《诗篇宝库》。不过,司布真的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加尔文的《诗篇》注释也很棒,英文的话在网上有现成的。中文的已经有翻译,请大家代祷能在中国顺利出版吧。还有就是《圣经研读版》和《新国际研读本圣经》也都有很好的《诗篇》注释。

这是我们对《诗篇》解读和默想所用的教材和它的参考书的基本介绍。

 

    二,先用十个问题测验你对《诗篇》的了解有多少?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一个简单的测验。我出了10个小问题,你来看一看,你能够回答出几个来,就是能得几分。如果是100分的话,一个问题是10分,然后你来看看对《诗篇》的了解能得几分。你可以找张纸写一下答案,就是测一下你对《诗篇》的基本了解:

第一个问题:请问《诗篇》中的最大类别是什么?这就是说《诗篇》的类别很多,有君王诗、有感恩诗、有哀歌、有赞美诗又叫乐歌,还有智慧诗、律法诗等。智慧的诗歌和律法的诗歌可以放在一类。在所有这些种类中,还有咒诅诗等。请问,最大的类别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诗篇》一共包括五卷,其中哪一卷它的篇数最多?

第三个小问题:《诗篇》中署名大卫写的一共几篇?《诗篇》又被称为“大卫的《诗篇》”,那么署名大卫写的一共是多少篇?

第四个问题:就像和弦是交响乐的基本形式,那么希伯来诗歌的基本诗体形式是什么?就是希伯来诗歌它的基本诗歌技巧是什么?

第五个问题:在《诗篇》150篇中多达21首使用了交错配置结构,请问这是什么结构?你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它像什么,你也可以用一个描述来概括。

第六个问题:在150首诗篇中,新约引用到了有多少首《诗篇》?新约是引用了一共400多处。新约引用的旧约最多的一卷书毫无疑问就是《诗篇》,那么它用到了多少首《诗篇》?。

第七个问题: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哪一卷有两次提到他受洗的教会广泛地吟唱《诗篇》。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奥古斯丁那个时候是公元四世纪,他对《诗篇》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当时的教会里面到底是不是唱《诗篇》,透过看他的《忏悔录》就可以看到。

第八个问题:《希伯来书》引用了多少处《诗篇》?这个可能有点难,就是它的直接引用加上间接的引语,就是片段式的,一共是73处。我们就换个简单的,《希伯来书》明确引用了多少次诗篇?就是直接引用《诗篇》。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他完全可以用耶稣的神迹、用使徒的见证来证明耶稣的伟大,但他却舍近求远,特别的用《诗篇》来证明耶稣。这可以回答很多人的质疑说《诗篇》是耶稣诞生前写的,所以就没有能够讲到耶稣的十字架、受苦和复活等等吗?一定得直接来证明吗?但是《希伯来书》的释经规范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它的作者恰恰不怎么用新约的人的见证来见证耶稣,而是用《诗篇》来见证耶稣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

第九个问题:《威斯敏斯特信条》有几处论到敬拜的规范性原则?因为这个规范性原则跟《诗篇》关系密切,《威斯敏斯特特信条》是我们改革宗长老会公认的信条。

最后一个问题:在《诗篇》里面有一个特别神秘的“细拉”,“细拉”在《诗篇》出现了71次,然后还《诗篇》之外的在哪一卷书中还出现了3次?

这是十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我就不问大家了,主耶稣引用《诗篇》常用拉比,也就是犹太的拉比常用的七大解释《诗篇》的原则的首位是什么?我们叫由轻到重的原则。

这十个问题我公布一下答案,你们自己给自己判分。

第一,《诗篇》中的最大类别是哀歌。《诗篇》总的感受是非常深的哀痛,然后是极深的欢乐。这是《诗篇》的总的情绪你特别可以感受到,它特别深写出了人的那种最深最深的幽暗和最高最高的颂赞。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神想得不够高,很多时候把自己想得不够低。你到了越低越低的死荫幽谷中,你就知道神的恩典有多大。所以《诗篇》中洋溢着这样一种情感,所以加尔文说“《诗篇》是人类全部灵魂的剖析”。

第二,《诗篇》五卷中是第五卷篇数最多,第一卷是41首,第二卷是31首,第三卷是17首,第四卷是17首,第五卷是44首。最多的是最后一卷44首。

第三,《诗篇》中署名大卫写的共73篇,所以《诗篇》被称为“大卫的《诗篇》”是当之无愧的,单单是署名他写的就有73篇。我再考你一个,《诗篇》中没有署名大卫写的,但是新约明确说就是大卫写的是哪一篇?对了,第二篇。

第四,希伯来诗歌的基本诗体形式是平行体,就是重复来加重意思,平行对照。有正意的平行,有反意的平行,也有递进的平行三种形式。

第五,在《诗篇》中使用交错配置结构,这是一种什么结构呢,一般称之为三明治结构。这种结构又叫水中倒影,或者叫镜中倒影。

第六,新约引用到了35首《诗篇》之多,当然很多《诗篇》重复引用。但是涉及到的就达到35首,35首已经是频率很高了,你想一个歌本里面你凭着印象150中你能唱出35首,那就属于比例很高了。

第七,奥古斯丁《忏悔录》第九卷第六节和九卷七节两次提到他所受洗的教会,也就是安波罗修的教会广泛吟唱《诗篇》,你看到他不仅吟唱《诗篇》,还读《诗篇》。

第八,《希伯来书》直接引用诗篇是19处,如果加上间接引用,是73处。

第九,《威斯敏斯特信条》有两处论到敬拜的规范性原则,一个是第一章第六节和二十一章第一节。

第十,“细拉”还在《哈巴谷书》第三章出现了3次。

10个问题都答对的举手。有没有都答对的?10个问题及格的举手,答对6个的?都没有啊!

可见大家来上“诗篇概论和默想”就上对了,可见都应该来上《诗篇》的课程。可见我们说热爱《诗篇》火候还不够,应该更加热爱,热爱的这些常识都知道,关于《诗篇》的基本常识我们应该很熟悉很了解。

我在我们教会刚刚在“十一”期间培训了一次《诗篇》,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充分展开。这一次,我希望能充分展开来讲。

 

 

三,我的一次唱诗体验。

 

接下来,我们来开始总看《诗篇概论与默想》。我先从自己的一次唱诗体验谈起。

这也算是你笔记中第一大点吧,我的一次唱诗体验。

我们教会是2006年开始整体唱《诗篇》,然后2006年我们也开始接受《威斯敏斯特信条》,也就是“西敏信条”作为我们教会的基本信条。《威斯敏斯特信条》很清楚提到说我们应该颂唱《诗篇》,同时我也在看不少清教徒的书,里面也提到清教徒只唱《诗篇》。所以,当时我们教会因为接受了《威斯敏斯特信条》,就开始全面来推行唱《诗篇》。但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困难,就觉得《诗篇》很难进入也很难记住,它的旋律仿佛离我们比较远。

我还记得当时看《十字架在中国》的纪录片时,有一个人被采访,她就说唱《迦南诗选》的时候就好像神来到我们身边来安慰我们;但在唱西方圣诗的时候就像我们要到神那边去,神很高很远。所以呢,她是在夸《迦南诗选》离我们很近,是这样的一种感受。那我们唱《诗篇》呢,也是觉得这种感情、这种唱、这种直接用《诗篇》来敬拜,就显得非常困难也很难进入。

结果呢,后来有一次,我去外地,回来的时候就睡在一个火车的硬卧的上铺。当时那列火车上铺非常窄小。我周围有一个人在鼾声如雷在睡觉,他自己睡得很幸福,但是在旁边的人都睡不着,因为他打鼾的声音太响亮了。

这个时候没办法,我就开始唱我当时能会唱的《诗篇》。我当时会唱的只有两首,《诗篇》第一首和第二首,《诗篇》第一篇和第二篇。所以呢,我就反复唱反复唱,结果非常奇妙的是,当我在反复唱的时候,就突然发现真就像沿着一阶阶台阶一下子就到了一个山的顶上,然后就越来越体会到神的圣洁跟无限美好。尤其是《诗篇》第二篇,地上的人都在喧闹,然后坐在天上的发笑,一下子提到了神又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然后神的手势一下子就指到了地球上,然后在地球上有一个着陆点,然后在那里开始祂的伟大的战略计划,伟大的登陆地球的计划。然后,耶稣基督的国度怎样借着祂从死里复活,然后不断地向全球向全世界来推进。

就是这样一种宏阔壮大的感受,是我以前唱诗从来没有过的。那次触动就让我很深理解了《诗篇》的伟大,绝对不是一般歌曲所能比的。这怎么来理解呢?就是以前我们唱福音类的歌曲,我们中国教会唱的最多的歌曲以前主要是19世纪美国福音类的歌曲,他们好多是受到穆迪比较人本的复兴运动的影响,写了很多赞美诗。我们现在唱的好多来自那些赞美诗,另外我们国内又加上《赞美之泉》,加上《迦南诗选》等。那么所有这些唱诗你会特别陶醉在你的一种悲壮的宗教情操中,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我在奉献,我在牺牲,我在舍弃,我在跟随,你唱这些诗歌无形中就有种神学熏陶。就是你如果想做一个更好的基督徒,你就该要更多的舍弃、更多的跟随、更多的去与主亲近。你越唱着越唱着它里面有一个类似于像圣徒的受难的神学,有一种很广泛的那种类似于天主教的修院的那样一种感受,那样一种可以引起你共鸣的那种人本的扩张型的宗教情操。那种情操非常动人也非常的悲壮,甚至有时候有一点感伤,你越唱的时候越会陶醉那种里边。又觉得神仿佛是真的来抚慰你、来安慰你、来夸奖你,有那种感受,让你越觉得我要做一个更好的基督徒。我一定要更认真、更舍弃、更跟随,会有那种感受。

但是那一次,当我在唱《诗篇》第一篇到第二篇的时候,就越来越发现《诗篇》里面唱的是另外一个英雄,唱的是神的战略、神的策略、神的眼光、神的手指、神作王,神的国度。然后呢,仿佛你在唱《诗篇》的时候,你会特别被引到那个英雄叙事里面。他讲的不是你的故事,是神指定的那个人的故事,是那一位死里复活者的故事。是祂决定了战场的胜利,是祂决定了国度的拓展,是祂在作王,祂在掌权。因此呢,越唱的时候越把自己被淹没了,你觉得不是你在舍己、你在奉献,而是神在拓展、神圣洁。然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越唱《诗篇》的时候,你觉得一个人奉献、牺牲是你的本分不是你的功德。你奉献、牺牲、跟随,你本来就应该这样,你是被造物就应该这样。因为祂本来就是造物主,你本来就应该荣耀祂,以祂为乐!

我是在唱诗的时候才明白了,原来以前我们理解人生的首要目的是荣耀神并永远以祂为乐!

原来你如果不唱《诗篇》,是很难理解和明了的。哦,原来荣耀神并以祂为乐是每个人都应该,而不是基督徒中的一批圣徒才荣耀神以祂为乐,是每一个人只要是被造物,连一只小鸟,连树木连阳光,都应该荣耀神以神为乐。那既然所有的一切都是荣耀神以身为乐,那当你不荣耀神不以神为乐,你就应该受谴责。因此当你开始荣耀祂的时候,你有什么好歌唱你自己的呢?你就是拼了命粉身碎骨也不过就是荣耀祂方面才刚刚起步,你在成圣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这就是《威斯敏斯特大要理问答》说的:今生最完全的人、最完全的圣徒在成圣的道路上也是刚刚起步。很多时候你在看要理问答,那无非就是一句话,但是你在唱《诗篇》的时候,至少我的确是在唱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

以前学的那些头脑中的要理问答也好,知道的概念也好,借着那一次不断地唱唱唱,然后那种眼见不一样了,胸怀不一样了,然后情感不一样了。就是你的情感不再是人本的、悲壮的宗教情操,你不是感觉到你是在天主教的修院里面苦修的那种感觉。而是你就觉得神这么伟大、这么美好,我哪怕做一只小鸟也应该歌唱。那样一种的欢喜,那样一种没有感伤的欢喜,也就是《诗篇》讲的。

你看《诗篇》里边那种宗教的情操,它是怎么说的呢?《诗篇》211节,“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你看概括得准确不准确?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因为他是造物主圣洁公义,祂能允许你服侍祂就是说明祂看得起你,而不是你有什么功德!明白这一点了?因此你应该畏惧祂,你应该以侍奉祂为你的荣耀。然后当存着战兢而快乐,你知道他是多么圣洁公义,而你现在被耶稣的宝血洗尽了,以至于你可以开口唱,所以你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喜乐。那种感受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被神的恩典包裹的感受,是一种完全归荣耀给神的心。不是我做成了百分之五十的救恩,因为我选择了神,神呢也提供了救恩,不是这种宗教情操。而是百分之百都是神的,然后呢祂居然拣选我,因此在地狱另一边的都是恩典,连生病都叫恩典,连我在这边睡不着失眠然后听着别人鼾声如雷也是恩典。因为毕竟没在地狱中,因为那一刻祂把你提到了神的圣山上,然后让你体验到那种“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的情感。因此它传递的是这种神学,是完全的真正的改革宗神学。

因此你唱一首《诗篇》的话,如果你是阿民念的推崇人选择神的神学你一定唱到你的悲壮里去,一定唱着你的舍弃、你的跟随。你比平常的基督徒要好一点,要更爱主一点,更舍弃一点,你会唱到那种情操。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情操。

 

    四,《诗篇》的平台与境界。

 

所以,《诗篇》的平台与境界关乎的是那一位英雄。《诗篇》为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样一个盛大宏阔伟大的平台上,它是一个以神的国度为基础的平台。它不是扩张人的国度,乃是拓展神的国度。然后,它所达到的境界是关于那一位伟大的英雄,不是关乎你,你是在耶稣的故事里被更新和更建造。然后,你再诉说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让耶稣参与到你的故事,你是参与到耶稣的叙事、耶稣的故事。从而,《诗篇》毫无疑问是为那个英雄唱赞歌,不是为我的选择唱赞歌,它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走向、完全不同的朝向。

我们再回到《十字架在中国》里边那位姊妹所讲的话。套用她的说法,当我们在唱《诗篇》的时候,我是来到神的国中,歌唱神的义;当我们唱很多福音类的歌曲,唱人写的歌的时候,我们是要让神来肯定我的奉献、牺牲、赞美、付出、忍耐,无形中是在鼓励一种人本的宗教情操。因此,真正的唱诗的境界是要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也不是以人为中心。

我常用金庸的小说来表示这种区别,为了把这个事情说清楚。金庸的小说中比较出名的像这一个《射雕英雄传》跟《神雕侠侣》,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他着意塑造一个大英雄就是郭靖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在金庸的小说中,郭靖的夫人叫黄蓉,她的长女叫郭芙。他给她起名叫“芙”和“蓉”是有一个对照的意思。郭芙是郭靖的女儿,黄蓉是郭靖的夫人,但她们谈恋爱很不一样,就是特别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个郭芙在谈恋爱的时候是比较注重别人怎么样来看她,别人怎么样来进入她的圈子,凡是不在她的圈子里的人,她都认为是化外之民和圈外之人,是没有修养、没有名声、没有地位的。所以她所交往的人是学会了恭维她、学会了来进入到她的圈子的人。郭芙从小的条件就很好,她出生于名门,然后又继承了她妈妈给她的三件宝贝——双雕、汗血宝马和软软猬甲。

因此,她从小就在想我到底该选谁来爱我?一开始的时候有师兄弟,大武跟小武。大武、小武本来是野孩子,但是后来呢被郭靖收养了,传授武艺也进入了郭家的圈子。那么这个时候郭芙就在选他两个,到底是选哥哥呢还是选弟弟?到底要嫁给谁?杨过说所谓哥哥有哥哥的好,弟弟有弟弟的强。可是郭芙只有一个,又怎么可以嫁两个郎?所以必须得选一个。实际上这两个人呢,从局外人来说呢都不咋地,两个人的武功都一般,人品也很差。但郭芙从小就活在她自己的自以为是自以为娇的小圈子里面,所以她选这个丈夫的时候就是想选一个怎么恭维她、怎么对她百依百顺、怎么样在她的小圈子里边学会来呵护她的人。她对爱的体验是一个纯粹的被爱的体验,纯粹的找一个恭维她的人,这是她选爱人的方法。

另外跟她对照的是她的妈妈黄蓉,黄蓉跟郭芙就不一样,黄蓉是一个随时能放下她的圈子,然后去向往在她之外更好的那种圈子那样一种人。如果她的女儿郭芙像黄蓉一样从小在桃花岛,那这个郭芙肯定不会离开桃花岛,因为桃花岛本来就是一个很美好的圈子,而且当时像欧阳克他们都来桃花岛来求婚,如果换做是黄蓉女儿的话,早就答应了。但是黄蓉不一样,黄蓉当时在桃花岛里边认识了周伯通是不是?就发现哇周伯通这个人真有趣,他代表了另外一种世界观、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呢她就给他送菜送酒,然后找他来聊,周伯通讲得很有趣。要是换做她的女儿的话,她女儿就会认为这个人是我爸爸关起来的一个囚徒,那肯定不在我的圈子里,我就不会和你交往。

但是黄蓉不一样,黄蓉当时离开桃花岛见到郭靖,郭靖就跟她讲大草原上怎么样来用弹弓打兔子,怎么样射大雕,怎么样赛马,怎么捕那个狼,很多的事。黄蓉听得津津有味,听郭靖讲到得意处,不禁拍手大笑。跟这个黄蓉相对照的就是她的女儿郭芙,她也听杨过讲外边的事,她怎么反应的呢?郭芙听得是咯咯娇笑,郭芙的心理是那些事真没意思,可见离开了这种锦衣玉食,离开了这个家实在是没啥好东西。

所以呢,你看一个是拍手大笑,忘记自己,向往另外那个圈子的美好。这一个是认为我这个圈子最好,别人都要进入我的圈子才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结果,郭芙的一生尤其在婚姻上不幸福,而黄蓉则真找到了婚姻中的幸福和美满。

当你来唱人写的歌,当你唱这些福音类的歌曲的时候,你就像郭芙一样,你就想找一个人夸夸你,说你看我的牺牲、我的舍弃、我的忍耐、我的付出多好,是不是?然后透过不断地吟唱,你成了一个公主和英雄。但是当你来唱《诗篇》的时候,它才不讨好你,是不是?它是让你进入到另一个圈子,进入到耶稣基督的英雄叙事中,对你很不客气,你也就觉得格格不入和难以进入。这是让你来看另外一个世界,把你拉到那个世界中,来看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来看那个世界发生的神圣的爱和神圣的友谊。

我建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看一些文学作品和童话,这很重要!这是钟马田牧师劝勉的,他说很多时候读神学的人需要有机会读读有关人性的书。而这个文学方面是特别关心人性的,文学就是人学嘛,所以有机会也多多读读童话,也读读文学作品,这样你对人性会有更深的了解。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篇叫《青蛙王子》,就是有一个王子被女巫诅咒了然后就变成了青蛙,它就天天生活在泥坑里边,生活在井底,那么井底的世界也有它的美好,它也可以不断地掏洞,不断地在水底搞几套房子。它也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在井底的美好快乐的生活,但是他知道他要重新变回王子的话,必须得跟一个公主有伟大的友谊,然后这个公主必须吻他一下,然后他才能变回这个王子。这个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他要跳出他的井底,然后去寻找那个伟大的友谊,让公主来吻他一下,这个是很难,是不是?有谁愿意跳出这个井底?然后死乞白赖的找一个公主,然后一定要跟她一起吃饭。对吧?一定要求她,让她来吻自己一下,这个是非常困难的,让谁也不愿这么做,是不是?但是这个格林童话中的这只青蛙还是最终跳出来了,他跳出来找公主,然后公主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吻,最后他就变回了王子。

这就是我们教会作为新妇跟耶稣基督的故事。

当你唱《诗篇》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你要跳出你的水井,然后让耶稣基督的爱情打动你,让耶稣基督的友谊温暖你。你要进入到那个平台,然后在那个平台中来关心那个英雄的世界。所以《诗篇》到底是谁的故事,是我的故事还是祂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转折。

好的,我们这节课上到这,最后来做个祷告——

 

天父,我们谢谢你!你赐给我们《诗篇》,让我们知道到底是诉说什么,也让我们来反省我们这种宗教情操如何被圣化。求你继续引导我们的上课,也让我们不只是上课,乃是来因着那伟大的友谊和爱情而向我们的天父上帝感恩。谢谢你!求你继续引导带领!以上我们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