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述而不作。我当然不是大作家,但很愿意述而不作。
《上帝的火柴1》解读了20篇安徒生童话,渴想反对对童话的误读,还给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理直气壮读童话的童年。
《上帝的火柴2》继续解读安徒生,盼想以童话作为仰望真、善、美、爱的窗口,让此岸响起彼岸跫音,还给孩子一个真、善、美、爱的童年。
《上帝的火柴3》不再绕着安徒生转——尽管安徒生还有128篇尚未解读,而是放眼全世界最著名童话作品,深愿给孩子打开二十座童话宝库,而不只是一座童话宝库。按童话问世的时间顺序,在这里晒晒这二十座童话宝库的“库名”,是不是就让人怦然心动、向往不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打开这二十座童话宝库的钥匙是什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芝麻,开门”和“芝麻,关门”引起过多少我们小时候的遐想?我赖以打开这二十座童话宝库的钥匙,无非是这三把,在此就“肯把金针度与人”——
首先是作家的精神资源。作家创作或整理童话,不可避免地希望以童话来表达想说而不一定明说的理念。这方面格林兄弟是典型的例子。
格林兄弟均在深受新教加尔文主义影响下的家庭长大。他们的祖父常告诫他们兄弟两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敬畏上帝,他才是智慧的起点和终点。”他们的父母也深度委身于教会生活。弟弟威廉每天早晨都会先读希腊新约《圣经》之后,才开始工作。他个人用的《圣经》中至少有70段加了下划线。而哥哥雅各则把格林家谱树画在自己的《圣经》扉页上。兄弟二人间的通信,常常充满对上帝的感恩和赞美。二人也深信宗教是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的源头。二人死后均葬于西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说来很多人不信,格林兄弟很多童话是在晚上家庭礼拜之后,说给孩子听的喻道故事。从这样的氛围,你来理解一下《小红帽》,是不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分明是一个夏娃故事的孩童版本而已。抓住这一关联,对这篇童话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就是童话所属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一篇童话的问世,不只是作家本人的创作,很多时候,是因有背后深厚的文化传统支撑。正如不了解东正教传统,就难以读懂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
比如《小王子》这篇童话,圣埃克苏佩里藉狐狸的口提出“驯养”这一观念,这必须在西方文化的“挚爱”传统中才能理解;而弥漫在童话中的孤独和绝望,也必须和西方的存在哲学传统结合才能明了。把这篇童话放在这两大文化传统之中解读,而不是一味斤斤计较于文本细读,才能读通。
最后一把钥匙是人类共通的童心。童话不是孩童的,而是我们大家的。童话代表着一种更高的精神真实和灵性真实。不能因为我们世俗了、堕落了、遗忘了,就开始污蔑童话为幼稚。守望童话就是守望我们的童心。人若没有这样一颗童心,是不会读懂这二十部童话作品的。
比如《彼得·潘》这篇童话,不少人批评彼得·潘拒绝长大。但彼得·潘拒绝长大的理由是什么呢?从《彼得·潘》中,你其实能读到彼得·潘拒绝长大的理由:第一,相比永无岛,成人世界缺少快乐;第二,成人世界只有没完没了的正经事,缺少游戏;第三,成人世界到处是约束人的规矩,唯独缺少了最少规矩所维护着的最大自由和自在;第四,成人世界自以为是,缺乏对孩童世界独立性的认识,甚至认为离开了成人的看顾,孩子就活不了;第五,成人世界充满了刻薄寡恩和背叛遗忘,但永无岛则有那么多真挚的友谊、温情和爱。
永无岛当然不存在,你也不需要跟作者去较真。通过这名字,你就知道了这点。但作者通过对永无岛的描画,对成人世界的批判则是深入和准确的。而且,这种批判,又绝不是浮泛的、表象的,而是深入人性、鞭辟入里。
难道快乐、游戏、自由、尊重和爱,不正是人本性深处的追求?哪能说只是孩子的需求?这个永无岛不就有点儿像人类童心的写照?不尊重这样的童心,当然也不可能读懂这篇童话。
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在欣然为本书写的推荐语中就这样说:“齐宏伟先生的‘火柴’系列打开了一扇童话之门,让我们自由出入其中,可以浅尝,可以深思,当然还可以沿着他提供的线索继续寻找。与前两本小心翼翼的叩石问路相比,这一本‘火柴3’更能启发灵性,帮助每个读者领略童话之大美,守护纯美童心,或找回失落的童心。”
愿不枉傅先生如此抬爱和高看。在写此书前,我就立志要摆脱前两部《火柴》略显狭窄的格局,跳出一己私悟,而是走向“大家”之心。这“大家”,既是童话大家,又是普罗大众之你我大家。故此,我还特意征询了不少人的看法,让他们列出自己心目中最著名的20部童话和理由,以此相互印证。
“天天排行网”就推出了21部最著名、最经典童话,和本人《火柴》系列的推荐几乎一致——
TOP
1:《卖火柴的小女孩》
TOP
2:《丑小鸭》
TOP
3:《夜莺》
TOP
4:《灰姑娘》
TOP
5:《海的女儿》
TOP
6:《白雪公主》
TOP
7:《爱丽丝奇境历险记》
TOP
8:《小红帽》
TOP
9:《睡美人》
TOP
10:《木偶奇遇记》
TOP
11:《阿拉丁和神灯》
TOP
12:《皇帝的新装》
TOP
13:《拇指姑娘》
TOP
14:《野天鹅》
TOP
15:《格列佛游记》
TOP
16:《青蛙王子》
TOP
17:《渔夫和他的妻子》
TOP
18:《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TOP
19:《屎壳郎》
TOP
20:《云杉》
TOP
21:《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我一向深恨中国文化缺少童话体裁,中国人缺少童心,故此这五年来,才在童话领域辛苦耕耘,大力呐喊,好多少能为身边人尤其是孩童和家长做点儿贡献。不管后果如何,哪怕只有一个孩子,读了这本书,有了些许感动,知道真、善、美、爱确实存在,童话不只是童话,而是更高真实,那也是值得的!
